长垣市是我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医疗耗材之都”。拥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9家,其中具有医用口罩、防护服注册证企业46家。
长垣丁栾镇“十里长街”上,短短5公里的道路两侧,数百家医疗器械和物流仓储公司穿插坐落。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步到现在,长垣用30年时间,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长垣停产、全国缺货”,一度成为流传在医疗行业的俗语。
因缺熔喷布,长垣卫材企业吃尽苦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长垣全市的熔喷布日产量仅有几百公斤。飘安集团、华西卫材在这次疫情中都进入了熔喷布行业中,补足防护产品产业链条。其中华西卫材公司为解决熔喷布难题,可谓是一波三折!
第一次,公司花了1250万购买熔喷布,不过,由于对方迟迟不发货,公司只能再想办法。而至今,这笔退款仍未到账。
为了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他们又决定,购买熔喷布机,实现自主生产。这一次,他们又花费了700多万,不过,由于对方发不出货,合同只能终止。
最终,他们又花费了1000多万,购买到了熔喷布生产机器。
根据长垣市市场监管局提供材料显示,截至6月6日,长垣当地已投产无纺布生产企业12家,日产能95吨;已投产熔喷布生产企业6家,日产能达到了13吨。就算一吨熔喷布生产100万只口罩来说,长垣当日生产的熔喷布能满足1300万只医用口罩的生产。
长垣4家医用防护服企业有担当受到国家表扬
疫情期间,长垣市亚都实业、亿信医疗、华西卫材、飘安集团等4家卫材企业,分别完成国标医用防护服25.8万件、22.27万件、20.6万件、10.2万件,收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出感谢信,对这4家卫材企业在打好医疗物资保供战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并鼓励企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长垣口罩和防护服出口37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长垣市商务局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3月1日至6月28日,长垣15家出口企业向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巴西、比利时、波兰、德国、法国等37个国家或地区出口N95口罩3019.9万只、其他口罩15588.31万只、防护服61.496万件。
三大卫材项目落户长垣,总投资18亿元
1、熔喷布和无纺布项目:长垣市丁栾工业区一块40亩的土地上,这里将开工建设一个生产口罩用料熔喷布和防护服用料无纺布的医疗防护企业,计划投资3亿元,预计明年5月1日投产。
2、亚都集团医用防护类产品全产业链生产项目:亚都集团医用防护类产品生产项目占地面积238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熔喷布、SMS无纺布、水刺布、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医用防护类产品,将形成集科技创新研发、原材料生产、防护产品生产、防护物资集散于一体的医用防护类产品全产业链生产供应体系。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总产值约18亿元,年利税将达到1.2亿元,解决安置劳动力3000余人。
3、河南省久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项目:河南省久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项目是丁栾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位于丁栾镇双创园99号,占地90亩,计划总投资3.2亿元,预计建设标准化车间12万平米。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5亿元,利税6000多万元,带动劳动力就业人口3000余人。
长垣卫材产业打造“三基地、三中心”
早在2003年非典中,长垣诸多卫材企业,就是为全国提供医护防护物资的主力军。“长垣卫材产业的发展,更多依靠独特的‘业务员经济’。”“一方面长垣人吃苦耐劳、重乡情,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长垣良好的营商环境。” 长垣医疗器械同业公会会长李明忠的两句话,或许道出长垣卫材产业发展壮大的“硬核基因” 。
一把锤子敲出一个起重产业,一把刷子刷出一个防腐产业, 一把勺子带动了一个厨师产业, 一根棉签捻出了一个卫材产业。就是对长垣当前产业发展最生动的诠释。
根据规划,河南省将围绕防护用品的生产、储备、研发和调拨等方面,将长垣市打造成“国家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基地、国家医用防护用品储存基地、国家医用防护用品进出口基地、国家医用防护用品研发中心、国家医用防护用品调拨中心、国家级医疗器械长垣中心”等“三基地、三中心”。